黔江城市大峡谷上段,全长约3公里,属喀斯特地貌,横跨七个地质年代,两岸山峰最高海拔1100 米,峡谷平均深度200 米,最大深度500 米。峡谷内溪流蜿蜒、悬崖绝壁、溶洞密布,有如地下迷宫。地质年代从4亿多年前的海洋生物时代,跨越脊椎动物时代、两栖动物时代,一直延续到7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时代。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司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,基本确定这是国内在短距离范围内最集中、且保存最完好的地质剖面。观音像一带为二叠纪巨厚层灰岩(气候不是很理想,火山活动还很频繁),国画山为三叠纪分层灰岩(最初恐龙出现),东次入口两岸为侏罗纪砾岩(最古老的鸟类出现,始祖鸟),峡江正舟大桥地段为白垩纪砾岩(早期哺乳动物出现)及红壤,新生代地层则呈现零星分布状态。(角石化石)恐龙化石点 而1974年在现在的黔江区正阳街道的山阳岭,出土的恐龙化石更是证实了这些地质变迁的过程。当时发掘出长102厘米股骨1块,牙齿1颗,还有形状可辨的脊椎、尾椎、趾、踝、臂骨等。经鉴定,为距今1亿年左右(白垩纪早期)的恐龙化石,国内罕见。三阳岭恐龙化石中有鸭嘴龙、巨龙、肉食类龙等,恐龙化石点的发掘,为研究渝、鄂边区地质提供了古生物依据,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